|
摘要:定制行业作为家居建材行业中的朝阳产业,吸引了众多建材行业大佬试水。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定制行业,必将带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那么在定制产业的惊涛骇浪中,谁能迎水而笑,谋得新未来?
主持人:现在说品牌化扩张的道路,想请各位跟我们分享一下,最开始稚嫩的定制家居行业最开始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小故事,跟网友分享一下,陶总您先来。可能最开始“定制“在大家脑子里没有什么概念。
陶晓松:我的情况比较特殊,进入行业的时间不长,只有3年左右,我原来是江西做地板和涂料,那时候我们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做涂料也好,做衣柜也罢,厂家发展到一定程度渠道扁平化之后,代理的生命线是很短,包括地板同样是这样的问题。渠道扁平化后,相对你自己经营的能力也要提升,我们才能继续挖掘后面的资源。我们原来做的是产品类,没有办法解决一个产业链,基于这个原因,我们从地板直接投资做定制家居。柯拉尼一开始出现,并不是单独做定制衣柜,其实是橱柜、衣柜一体化。经过两三年的时间,行业的情形验证了我们的转变,包括行业的老大哥欧派他们也推出了橱衣柜一体化。柯拉尼在两年的时候,全国已经接近100多家店,这说明行业是有需求的,消费者也有需要的,我们是从客户的角度,市场的角度完成定位,过去我们做地板和涂料时,相对在链条的后端,我们跟客户的互动能力很弱,现在我们做橱柜是链条前端,从被动式的沟通走到前面去了。
刘泽勤:欧派衣柜正式进入市场是2005年,真正进入定制衣柜是今年。我个人在前三年是做橱柜的,欧派的橱柜和衣柜今年分开操作。这个行业我虽然做了半年,但是我感觉在前期的时候,包括到现在这个阶段,从消费者观念上面,定制的概念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还是行业引导的过程,社会接受的过程。从消费者的层面说,他们对于定制的程度在慢慢加深;从厂家的层面,现在衣柜类的产品是走整体家居的概念,还是纯粹衣柜类的概念?这对索菲亚可能很清晰,但不是每家企业都如此。我们现在也在逐渐地寻找定位,诸如对整体家居、纯粹衣柜的产品定位,还有非衣柜类的产品定位等等。这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难题,需要一个过程。
主持人:在定制方面,索菲亚是非常有话语权,王总请您跟我们谈一下最开始的定制是怎样的情况?
王飚:我想纠正一个问题,就是消费者对于定制,从始至终都是有概念的。因为装修同样也是一种定制,打造一个家居环境也是定制。2001年开始做的时候,或者更早的时候,消费者不是对“定制”没有概念,而是不知道“定制”可以这样做。如今的“定制“,有现代化的工厂、高精装的设备、专业的设计师和完整并且可搭配、可选择的方案,在早期消费者心目中,不知道定制可以这么做,因为早期行业没有壮大,行业面对消费者的渠道不够。其实消费者对定制早就有概念,但是一旦接触到”定制原来可以这么做“时,接下来的认知无非就是对比。我们这个定制行业不怕对比,因为我们借助的是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国际化的水平,甚至有和谐完整的配套。定制衣柜的成功,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是偶然之中的必然,消费者接受了定制,我们有渠道跟他们沟通。随着大家不断的壮大,给行业添砖加瓦,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在定制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支配其发展的根本源动力就是我们跟消费者之间没有任何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