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雷士照明的"权力游戏"(2)

http://gz.jiaju.sina.com.cn  2012年07月05日10:34  中国企业家

摘要:香港豪华酒店走廊尽头一间客房中,雷士照明(02222.HK)前董事长吴长江将身体深深埋在沙发里。窗外就是中环,端午节前夕,人们行色匆匆,而吴长江无心观看风景,在创建雷士至今的十几年里,这是他少有的低迷时刻。

去年年底,吴长江还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浑不知大难将至去年年底,吴长江还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浑不知大难将至

  在布满星星的天穹,在黄金的御座之上,坐着一头巨大的白熊,主宰着世界,无比威风。—海涅

  在能否重回雷士的博弈中,吴长江最大的筹码就是和他个人紧密捆绑在一起的雷士渠道。吴长江将渠道商称之为“兄弟”。他或许觉得只要兄弟们在,控制权就牢牢在手。

  股东曾对他说,“老吴你在公司里面就是一言堂,非常的霸气,都没有反对你的声音。”

  “你不了解我,那些了解我的兄弟都知道,我在公司里不发脾气、不随便骂人的。我不是靠强势、严令达到今天的威信。”

  吴长江的创业经历可以写入教科书,1965年他出生在重庆铜梁农村,性格中有“袍哥”的豪爽气质,吴父好赌而严厉,家境十分贫寒。少年吴长江沉默寡言。高中时,他就读于铜梁中学,还一直担任学生干部。1985年由于高考发挥失常,他与清华大学失之交臂,由西北工业大学录取,学习飞机制造,毕业后进入陕西汉中航空公司。

  1992年吴辞职南下,在深圳创立明辉电器,赚得第一桶金,商业野心随之萌生。他自述每次和“大老板们”交流,心里总是想,“他能,为什么我不能?”彼时吴是生意场上少有的知识分子,但学历并没有束缚他爱冒险的天性,现任雷士CFO的谈鹰2006年进入公司时,就对吴长江行事风格之大胆感到吃惊。直到2009年,他终于忍不住问吴,“每一年你定规划、定目标时,我们都认为有问题,做不到。但奇怪了,为什么年底的结果就和你目标一致,不会高多少,也不会低多少呢?”

  雷士成立起他就在各种场合大放豪言,这曾经让照明行业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但他最终完成了雷士品牌建设和渠道调整。与资本打交道也是如此,雷士曾与软银、高盛对赌,当时制定的业绩目标外界觉得不可思议。

  他曾志得意满地说:第一天我说做什么他们都不相信,但我做到了;第二天还是如此,他们依旧不相信;第三天我又说做什么,他们觉得我痴人说梦,那不可能实现,但我又做到了。好了,从第四天开始我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对经销商而言,吴长江的强大气场,以及雷士品牌和高速成长带来的利益,是把他们和公司捆绑在一起的坚实纽带。

  据说吴长江对经销商一言九鼎,他认为“你要真的为兄弟们好,就不要总是小恩小惠。都不是傻瓜,你用心对他,他也看得出来。这么多年,我带着兄弟们一起走,大家都蛮谦逊随和的”。而一位曾在飞利浦任职的高管告诉本刊,雷士在经销商面前姿态很低,心态谦逊,不像外国品牌那样高高在上。

  董事会曾批评吴长江乱承诺,吴长江对“兄弟们”的承诺也曾遭董事会否定,但他往往坚持,“给别人多少奖金、给人多少股票,董事会不同意,我给。”

  经销商曾帮吴长江平息了一场“哗变”。

  吴并非公司唯一创始人,1998年他和高中同学杜刚、胡永宏共同创业,吴出资45万元,杜、胡二人各出资27.5万元,占股分别是45%、27.5%、27.5%。

  吴长江回忆请他们参与是因为大家关系太好了,毕业许多年都还保持联系,“一聊,就凑在一块了。”吴、杜、胡人称照明行业“三剑客”,吴长江善于判断行业大势,敢于冒险;杜刚理性,对数字极其敏感;胡永宏感性,对产品特别有感觉。

  那时照明行业乱象繁生,处处充斥低质、低价产品。2000年,雷士导入品牌专卖制度,每开一家店补贴渠道3万元。这是一段写满友谊的日子,雷士内部由杜刚坐镇,吴长江负责生产,胡永宏负责销售。公司只有一辆车,吴、胡二人每天坐着这辆旧面包车跑业务,下车谈判,上车开会,没日没夜,有时为了省钱就睡在车里。车里经常放着几盒月饼,这是他们的午饭或晚饭,吃了好几年。采访时,我问他是否还吃月饼,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也是我们谈话中他表情最舒展的一次。

  朋友也经常争吵,有时为了一个灯口要开在左边还是右边就能吵好几个小时。

  关于吴长江喜欢赌博的传闻,在这一阶段能找到最早的痕迹。“他好赌,而且需要生活在聚光灯下”,一位熟悉吴长江的人评价,据说他是澳门的豪客,输赢数目之巨令人咋舌。

  亦有传言他曾欠下赌债,经常从公司账上拿钱还钱,为此雷士几位创始人开始分红。2002年,雷士进行了一次股权调整,三人股权均等,都是33.3%。也有人透露,这是因为吴长江从公司拿了太多钱,不得已稀释股权。

  感情从此有了裂痕。吴长江开始在雷士之外做点自己的事。他成立了一家工厂,生产其它类别的灯具,并使用雷士品牌和渠道等资源进行销售,那时雷士自身规模并不大,每年销售在200万元左右。杜、胡二人对此特别不满,据说吴当时辩解:雷士做射灯,我又没做射灯,不影响雷士;再说已经投入一百多万元,难道打水漂?最终吴长江的工厂没有解散,雷士向这些产品收取3%品牌使用费,部分业务人员离开雷士,进入吴的公司。

  2003年吴长江和杜刚决定让胡永宏离开总经理的位置,去成都开辟西南市场。临走时,胡永宏和他开玩笑,“如果我和老杜让你去,你肯定不去。”吴长江说,我肯定去。

  自2004年开始吴长江正式担任雷士照明总经理,全面负责生产和渠道。他喊出销量要比2003年翻一倍,又说雷士要到美国去上市,年末雷士照明销量确实翻了一倍,创下行业销售奇迹,吴长江被评为中国照明行业十大杰出人物之首。在雷士,他的声誉和威望都到达了顶峰,成了公司实际操盘手。

  当吴长江再度宣布2005年雷士的销量又要翻一倍并将于当年7月在美国挂牌上市时,吴长江和杜、胡二人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一位雷士当时的经销商回忆,他们经常公开争执,公司里的人开始各自站队,以至到11月公司三个股东分家。

  关于分家的原因有两个不同的版本。雷士官方描述是,三位股东在经销商关系上出现了严重分歧。吴长江坚持要进行渠道变革,在全国成立30多个运营中心,扶植优势的运营商,但杜、胡二人坚决反对。吴长江说他们,“害怕诸侯并起,然后削弱中央”,但他认为只要有良好机制和体制来管理,就不必在乎谁大谁小。

  “雷士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变革。”吴长江有自己的苦衷,中国照明行业,高端有施耐德、西门子甚至GE等国际巨头虎视眈眈,下有中山、古镇一批不用交税不用给员工缴纳保险的小厂低价竞争。“一个中国民族品牌能这么短时间、快速做到今天这个地位,做成今天这样的规模真是很难。”

  他自己也知道,渠道改革当时全行业都不认可。“后来他们觉得,只有我敢这么搞,别人谁都不敢这么搞。过去一直讲无商不奸,经销商跟厂商一直是矛盾的,客大欺店、店大欺客。我就做了这个运营模式,把经销权集中,把他们从代理经销的模式变成管理的模式,雷士的各个分公司,就像一家人一样。”

  另一个版本是,杜刚和胡永宏对吴长江的说法和做法都表示不满,他们认为,雷士根基还不牢靠,如果发展速度太快会把雷士拖垮。2008年雷士上市时,胡永宏曾向本刊透露他们矛盾激化的另一原因:“当时我们都年轻气盛,并没有将权责划分清楚,经常吵呀吵,也吵不出结果。也不分场合地点,有时就在员工面前吵,影响很不好。”他做总经理时,吴长江不少亲戚都在雷士工作,胡觉得影响不好,就让吴长江的弟弟吴长勇离开公司。这让吴长江“很受伤”,多年之后对人说起这件事还会流泪。

  杜、胡离开公司之后,吴长勇又回到雷士,目前担任公司副总裁,负责采购和物流管理。吴长江辞任雷士集团内一切职务时,曾推荐吴长勇进入雷士董事会,这是后话。

  一位在股权风波中离开的前员工回忆,2004年雷士厂区曾被放贷者围住,因为吴长江在外面欠下赌债。他甚至认为,吴进行渠道变革并非都为了公司利益,吴某种程度上已经为经销商挟持。他经常从上下游借钱赌博,当雷士向供应商打款时,吴会给供应商打张借条,以个人名义将货款借走,或直接从渠道商那里拿钱。若传闻接近真相,吴长江必然努力回报,他可能的回馈方式有二:一是利用渠道变革将更多利润分给渠道;二是和经销商共同成立工厂,生产灯具,再贴牌并利用雷士渠道销售。

  上述员工猜测,后来雷士与资本之间的矛盾或许与雷士那时情况相似。一方面是巨大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是吴长江的产业雄心,两种力量都令他必须牢牢地将控制权掌握手中。

  三位创始人开了一个“散伙会议”,在雷士全国区域市场部分总经销商前,杜、胡二人以公司章程为由要求吴长江退出雷士,吴长江占有的公司股份由他们两人收购。很多经销商当场表示,照明行业出一个国内品牌不容易,建议三个股东继续合作,希望吴长江暂时不要退出雷士。

  而吴长江做出拿钱走人的姿态,就在“散伙会议”结束之后,吴长江还对杜、胡二人说,虽然我离开了雷士,但公司还要稳定运营,你们应该开个经销商大会稳定人心。几天后,胡永宏准备在成都举行雷士经销商“维稳大会”。会议召开那天他已感到苗头不对,很多经销商根本没来成都,还有人急着会后赶到雷士总部所在地惠州。他表面保持镇定,但已心急如焚。此时坐镇惠州的杜刚发来消息,晚上吴长江要举行另一场经销商大会。

  阎焱是个强势的投资人

  根据上文中经销商回忆,惠州大会上,吴长江将雷士主要经销商拉拢为盟军,现场封官许愿,获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其实雷士经销商团队最初由胡永宏建立,很多人都是胡的旧部,2003年之后才由吴长江接手,但2003年到2005年正是雷士发展最快的两年,雷士内部管理团队基本上为吴长江所控,经销商团队也被收编,他们很快同吴长江建立了感情。

  浙江华策照明灯饰连锁有限公司那时是雷士浙江经销商,董事长俞保儿也参加了会议。他的心态很具代表性,经过几年努力,雷士品牌在各地的市场刚打开,他们希望专心做生意。

  吴长江见到浙江华策等总经销商对自己如此力挺,当场写下承诺:“只要我吴长江在雷士一天,只要雷士还存在一天,我一定保证俞保儿、华勇(系雷士产品上海总经销商)在上海、浙江的一切利益。”但2009年雷士谋划上市,为扩大资产总量,他将雷士产品全国各区域市场总经销商划入雷士名下,为了完成“收编”,吴长江不惜与一批拒绝接受的总经销商翻脸,浙江华策就在其中。

  经销商站队吴长江,还有不为外人道的考虑。相对吴长江的强势,杜、胡二人更温和,“站了吴长江的队伍,就算失败了杜、胡二人未来不会对他们怎样;不支持吴,一旦他继续留在雷士,未来大家日子可能不好过。”上文中离开雷士的经销商透露。

  大会第二天,吴长江找杜、胡谈判,只允许两个人进去,据说房间摆了一些明晃晃的器械,不签字就不能离开。如此阵势,两人顿时懵了,在股权协议上签了字同意各自拿8000万元现金离开雷士。

  这令吴长江获得了100%控制权,雷士从此姓吴,这也是一步险棋。雷士作价2.4亿元人民币,除了股东分红,他还需要在半年内出1.6亿元现金购买杜、胡二人的股权。付了这笔钱,雷士的日常生产运营都可能因为资金抽调停滞,公司随时可能猝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乐居简介About Leju广告服务联系我们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会员注册产品答疑客户投诉 全国家居站
Copyright © 1996 - 2011 LEJU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400-606-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