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设计 微分享沙龙:群众是设计的土壤
摘要:第一届的《Talk设计微分享》以后将以两个月为一期,邀请一些资深的设计师来跟我们分享他们的一些成功经验和点评案例,旨在促进整体室内设计师的专业水准。
【新浪家居】说完了对设计师的影响之后我想了解一下,设计对一些普通大众的生活有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吴老师您怎么看?
【吴宗建】我觉得设计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很近,我们平时搞专业的人或是搞理论的人往往把设计提得很高,我觉得这样就是把普通大众的智慧看低了,这是我们有意识把他们的智慧看低了。我们很多好的设计其实就是来自于普通大众的,这是他们在生活当中里面想出来的,这个过程是很一般的,他没有特意去想、也没有刻意去想,就是跟普通的生活相关的,或者是当他碰到问题的时候,是我们普通大众有一种能够解决这种问题的很高超的能力,我觉得比设计师还厉害,设计师都是在他们的这个土壤里面成长起来的,我是这样认为的。
【新浪家居】所以吴老师是群众的智慧是不可低估的。
【吴宗建】大概是这样的。
【新浪家居】丁老师您觉得如何,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丁力学】可以说大众是设计的一个土壤,如果没有一个需求群体的话实际上设计师存在也就没有意义。我觉得无论是做设计还是搞创作,他基本上也是从生活当中、所有的元素灵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设计师可能更多地会去在生活当中去发现生活需要怎么去改变,所以我们可以说设计是属于一个文化范畴,但他不是绝对的文化,因为毕竟还不是纯艺术他还是实用艺术,但是设计本身是在创造一些新文化,比方说举个例子,我们在做一个手机的产生,当手机产生,当这么一个东西出来的时候其实已经创造了一种新的沟通的价值,比方说在汽车上的一些新的一些功能,也比方说现在有一些新的带有很多功能的鞋,比如说有一些有助于减肥的,一些坡跟鞋等等,实际这就是设计师在设计当中创造的新价值,这些新价值可能是由最基本的一个消费群体产生的,但是可能最终完成这个工作是由设计师去完成,毕竟我们所设计的一些东西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要接受更多消费群的检验,那这个设计层次或者说无论从审美还是从功能,还是从工业生产的角度,要求跟一个普罗大众的要求我们不能去划等号,可能这个高度要更拔高一些。从文化的层次来说刚才我说到其实设计艺术某种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创新的艺术,比如说这是常规的勺子,我们只能把它靠在杯子上放,但是有些设计师开动大脑它这里可以做一个U形卡在杯子上。这就是设计师善于在生活当中去发现需求,然后去创造性的去改变改革是提升他的功能。我觉得设计他最基本的要满足的就是一个功能性的东西,其次才去追求的是基本层面跟文化层面的东西,而更多的是精神层面跟文化层面的东西是作为设计师是自身去追求的,老百姓可能不会去揣摩太多的东西,你这个杯子好用就好用,你这个杯子现在你设计原来的这个把手是这样设计的,你改变一种方式好用我就接受它,不好用我就摒弃它,这是很残酷的、很现实的,对于老百姓来讲。对于设计师来讲他会在改变这个功能当中、提升设计当中他会有更多的设计追求,这种追求最终是体现到功能上。所以我想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跟一个设计师他们有共同的东西,但是他在意识形态上、文化追求上或者是对于设计的一个追求,我想可能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更多的我觉得就是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他会去享受生活、享受设计,而对于一个设计师他除了在享受设计的时候他还在享受自我价值,还在享受一种创新的成果。
【新浪家居】谢谢丁老师的发言,李老师您有什么看法?
【李京】我觉得设计对普罗大众来说要允许设计是一个多面体,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非常立体的一件事情,我们要从专业的角度去看它,也要允许其他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而且最后的裁判不是我们可能是历史。我赞同刚刚有位老师说的他是系统的很多角度都可以去看的,他对于普罗大众的影响我觉得可能是我用我们的设计令他可以见到更多他无法想像到或者是从来没有想到的一些东西,有可能他的评价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但是这个我觉得不是问题的焦点,而是让他知道有这样的一个事物在这里,然后交流一个整个历史的车轮,最后辗转反侧可能变成一个最后大家认可或者是失败的东西。所以作为设计师的角度希望我们能够去做这个东西的人,对于结果在我的角度当然希望他是可以保留下来,但是实际上客观地来说是有要有很多的角度去验证的,觉得这个也是有趣的地方。就是我们做一个设计包括建筑或者是室内,他最有趣的地方实际上并不是说你说他是好的他就是好的,有些东西可能是你没办法控制的,这是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情,所以我非常喜欢做这件东西是这样的。
【新浪家居】董老师您有怎样的看法呢?
【董健】我个人觉得设计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其实整个按照历史的传承来说,设计跟整个文化的承接或者说是文化的传统是分不开的。其实设计的一部分就是为了达到大多数人的一个共同的理想方便的,像欧洲的哥特式的教堂为什么会有高耸入云的尖顶其实是代表了大多数普罗大众的思想,希望大家跟上帝更加接近,我们需要他的尖顶来满足我们的潜在愿望。其实设计是融合了绝大部分人共同的一个出发点而达到的,我觉得设计跟生活的融合可以更加贴切,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用我们的视觉、角度去做一个更好的融合,这是一个最关键的,我们现在可能有一些很多标新立异的建筑物,或者设计师看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我说一下普通人的观点吧,就像北京的中央电视台的“大裤衩”,其实我们看到他是艺术的表现,但是很多普通人的看到的就是比较直观的一些视觉感受,怎么样把这两种对立的思想结合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今后要做的一个重点的方向。
【新浪家居】卢老师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卢蔼潮】在意大利还有其他的一些欧洲国家我们不难看到有一些公共空间的设计作品,他们这些作品其实也是在影响他们的一些国人,比如说他们利用一些废弃的东西重新再制造一些艺术品,我觉得这些其实是一种低碳的生活,也融入了大众。好的设计应该是能引导大众的生活习惯。
【新浪家居】余老师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余霖】设计师是真正的主动地在打造一些具有综合文化属性的、功能特征的一些设计产品去传递给受众。针对我们国家的设计消费市场的时候,应该是希望这个国家的人民他们去消费这个设计产品的时候可以更奔放、愉快一些,更敢选一些。比如说我们去看到很多我们的客户,无论是工商的客户也好还是私人豪宅的客户也好,他们受到非常多的制约,这个并不来自于他们真实内心的喜好,而是来自很多环境的影响,朋友的影响,他们所坚守的理念的影响,受制约度太严重,所以会导致设计师一直在调解这里面的杠杆,设计师这个时候也不敢太放开。所以很多时候你很宏观地看整个设计产业出来的,或者是你看拿一个范式出来或者是拿一个活动作品出来主观地去看,这里面的活力有所欠缺,所以我觉得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我希望大家用奔放一些看待设计这个东西轻松一点,其实没有什么。
【新浪家居】非常给力的看法。
【余霖】谢谢。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