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2日,马可波罗首家3000平米至尊殿在成都开业,拉开了“大店营销”的序幕。在此后的五年里,这种“大店定江山”的游戏法则在陶瓷行业得到了各企业的默认,虽然中间有过短暂的沉寂,但2011年以来又掀起了一股新的大店浪潮。五年的时间,被业内人士戏称为“大店时代”……

陶瓷行业“开大店”真能“定乾坤”?

数据标题文字1

“羊大为美,店大为王”,这八个字道出了“开大店”受追捧的初始原因。大店营销最初的灵感来源于奢侈品行业,如GUCCI、LV的全球顶级豪华大店,艺术和产品的完美结合,赋予产品极深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使品牌形象更为立体,深入消费者心中。借鉴这样的方式,陶瓷行业形象大店的纷纷崛起,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和鲜明的市场价值,突出品牌的核心优势,树立标杆形象,震撼消费者,归结到一点就是“大店效应”。

什么是“大店”?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优势1:积聚人气 及时反馈市场行情

大店的面积非常大,基本上都以千为单位,向上递增,因此陈列产品的品类丰富,货品容量大,可以更好地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体验,人气也易聚集。其次大店能够及时收集来店顾客的情报,及时从终端市场获取市场需求和动态,随时了解到商品的销售情况,更加快速地调整商品数量。除此之外,大店的“大”本身就是很好的宣传营销点,在早期大店可以说是区域的地标建筑,无形之中就成了很不错的宣传效果。[更多]

优势2:大面积分摊高成本

“大店模式对家居建材来说,其实更加节省成本。”安华事业部总经理刘广仁在接受新浪家居有关安华大店模式时表示,“大店模式对于增加销售的单值有很大帮助,以前开一个单几百块钱或几千块钱,但是现在一个单能够做几万甚至是十几万。对于经销商来说,大店相应的人工费用成本占得比例会低一些,其他费用的成本也会低一点。”[更多]

优势3:大容量 可容纳多品类产品

大店对家居建材来说,只有店大才能展示出更多的效果,比如说现在的瓷砖企业有几十款产品,几十款产品里面还有很多个色号,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的话对产品展示肯定会成很大的一个问题。而大店刚好解决了这个瓶颈,大店容量相对于一般普通店面而言要大,其能够承载的产品品类和数量也就越多。在一个展厅或者说展馆里面,一次性将所有产品比对完毕,对于顾客而言,也是喜闻乐见的,这种一站式的体验空间,搭配完善的服务和优质的营销理念,可以说近乎完美。[更多]

压力1:运营成本高企 考验资金链

大店所带来的成本高企显而易见,从店面的租金到装修,水电成本、人员工资,甚至连样品也要多出很多。更有意思的现象是有些厂家产品的品类根本无法满足整店的面积需要,所以,扩大的体验空间和重复出样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这无疑更加重了门店的成本压力。除此之外,运营费用也成了很多大店维持不下去的主因,资金链的紧张情形也随之出现。[更多]

压力2:店面+人员+N 管理难度增大

店铺面积大,相应的人员也会随之增加,管理的难度和普通门店相比就难了很多。以前管理一个门店的时候,由于店的面积小人员少,对人员的管理、仓库货品的清点等等都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甚至于掰着手指头都可以把仓库里的货点清楚。而现在店大了,人员管理的难度增加了,内部管理的各种问题就暴露了出来,成了很多经销商头疼的事情。[更多]

压力3:单一产品线 难撑大店

大店不同于大卖场,大卖场是指诸如红星美凯龙、月星家居、居然之家这样的综合性卫浴洁具卖场,这样的卖场可以满足顾客一站式购物的需求,从品牌到品类的丰富程度足以让顾客基本买完家庭装修所需要的各类产品;而这几年出现的品牌大店,则是指单一的品牌专卖店,店再大也只能叫做专卖店,因为还很少有企业产品可以丰富到足以满足顾客家庭装修所需要的全部产品,从这点看,大店只能满足顾客的部分产品采购需求。[更多]

总结

这股“大店”风来得可谓是恰到好处,在陶瓷行业鼓吹创新,力求与他人不同之时,大店的开启不失为赢得鲜花与掌声、拉开品牌差距的好路子。“羊大为美,店大为王”,在陶瓷行业中,真的人人可为王吗?当所有人都来为“王”时,大店是否还能显现出本应发挥的效应呢?

数据标题文字1

大店模式,以其“高投入,高产出”而备受家居建材企业推崇,2011年房地产市场开始走下坡路,但与此同时,大店模式脆弱不堪的面纱也因此掀开。需求量的锐减,销量的大幅下滑,租金不减而“大店”的经营成本却依旧维持高位……安华刘广仁曾表示,大店营销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同时也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当市场上的店面都大了,一些品牌可能因为相应的费用增加而支撑不了,最终被淘汰出局。在这场投入与产出的博弈中,如今的市场情形是否会使得大店“入不敷出”的时代提前到来呢?

变化1

  • 成本上升 店面资源减少
  • 有数据显示,从目前各省会城市的门店开支来看,一级省会的主流卖场每平方米月租在120元—300元,一个5000平方米的门店每月所支付的租金少则五六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门店装修也是大店的一项主要开支,按每平方米1000元计算,装修一个5000平方米的门店最少要500万元,按每三年装修一次,每个月的装修折旧费在14万元以上。现在的市场日新月异,开店成本的提升是不可避免的,店面资源的紧缺,也让终端布局的脚步略微放慢......

变化2

  • 消费群体发生根本性变化
  • 不仅是大背景调控下的变化,还有消费者的群体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80后”群体逐渐走入人们视线,成为市场的消费主体。随着社会的进步,新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习惯通过网络、手机等获取和收集信息;他们往往对较为年轻化的产品感兴趣,追求时尚、品质;在购买前,他们会对自己需要的产品进行非常详细的了解,甚至于比导购还要清晰。“大店”效应是否还能俘获新消费群体的心,可能需要打上一个“问号”才行......

变化3

  • 市场满是“大店” 不足为奇
  • 前几年,大店的兴起历历在目,但如今遍地开花的情境也早已见怪不怪。“跟风”是国内家居企业一大通病,“大店时代”的形成和企业“跟风”也脱不了关系,过去可能因为大店尝到了些许甜头,但战线拉长才发现入不敷出,拖垮了自己。五年的时间,陶瓷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甚至呈现白热化的趋势,店铺从几千平米开到了上万平米,你追我赶。当市场的“大店”渐渐稀松平常时,经销商的压力和风险接踵而来,经销商的压力又有几人知?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6
“大店模式”是行业趋势,但非人人适合

大店并非是人人适宜的选择,企业在选择时,应该慎重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尽量避开自己的短处。马可波罗等大型企业成功的“大店效应”,是基于充分考虑自身企业的状况,以及后续的运营,没有预先做细致的核算,盲目跟风不可取,关键在于适合,就像马可波罗事业部总经理龚志云在某采访中说的“大店模式适合他人与否,我不知道,但他是适合马可波罗的”。作为大店经销商,要想摆脱大店所带来的投资风险,跨行业横向整合可以尝试。充分利用自己大面积的展示空间,向其他相关领域延伸和拓展,使原来的产品单一化变成多元化,充分体现“大店”一站式体验的优势。

“精品店+电子销售工具”同样迎合市场

在如今市场环境中,另辟蹊径都显得尤为重要,鹰牌陶瓷副总裁陈贤伟在微博上不禁发问,“陶瓷行业,何时告别大店年代?”,他还提到在网络时代,精品实体店结合电子销售工具,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在众企业都以“大店”瓜分市场蛋糕的同时,“精品店”的返璞归真仿佛更引人注目,搭配电子销售工具,以精品展示的集中形式杀出“大店”重围。如今很多陶瓷企业开始纷纷涉足电子销售工具,其中,罗马利奥率先导入ipad销售管理系统,备受关注。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邓胜贤(贝斯特陶瓷)

邓胜贤(贝斯特陶瓷)

大店是现阶段整个产业发展的程度所趋,只能当发展到以“服务”为重心的阶段时,市内区域性甚至是社区性精品服务店才能来临..

何旭(欧神诺)

何旭(欧神诺)

深挖消费者终极需求,寻求全新的营销模式,解决渠道依赖过度,打造强势产品,强势品牌,精准的市场定位,盲目跟风建大店最终只是一场空。

陈贤伟(鹰牌陶瓷)

陈贤伟(鹰牌陶瓷)

【沉思】陶瓷行业,大店年代何时终结?精品实体店结合电子销售工具的方式,已经成为陶瓷行业现阶段必须的选择。

张刚(罗马里奥)

张刚(罗马里奥)

1+N的模式,是未来必然趋势。产品层面,以丰田模式管理整条产品线,以凌志的模式聚焦高端或核心。但如何柔和各种风格的产品于1里面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