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铭斌:商业空间的体验设计丨DRD线上公开课精选
摘要:相比于空间与视觉设计,体验设计更注重的是让体验者积极参与到空间里来,就像我们用眼睛来看书,用耳朵来听音乐,整个空间的画面是需要体验者与事物相互连结的。用身体来阅读空间,是当下设计者必须要思考的设计元素。
杨铭斌:相比于空间与视觉设计,体验设计更注重的是让体验者积极参与到空间里来,就像我们用眼睛来看书,用耳朵来听音乐,整个空间的画面是需要体验者与事物相互连结的。用身体来阅读空间,是当下设计者必须要思考的设计元素。
如果我们把空间看作是一个舞台,产品是表演道具,环境和功能是舞台的布景,而舞台上的表演者即是体验者和使用者。那么对于观众来说,舞台的人、物、场景、故事都是一整体。
而设计者,即是这个舞台的场景设计者,也是这个舞台的故事设计者。接下来,我们会通过不同的“舞台”来观察体验设计的四大特性——
身临其境的
亲身性
受个体经历、阅历、学识影响的
主观性
内心与外界感知的
综合性
记忆与想象无限的
延展性
首先,在体验设计里,人是在设计中的主体,只有让使用者或体验者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和参与,通过自己的感官来体验感受,获取最真实最有价值的结果。
在空间里的体验,使用者或体验者是让空间变得完整与灵动,是空间场景与人的一个对话交流的过程。所以亲身性是体验设计的首要特性。
而次位的主观性,强调则是因人的感知而产生不同共鸣的概念,如上图的艺术装置,人的不同动作形态与广场空间形成一种语言表情,但当人在上休憩时,画风变得别有意趣,好像我们继续在雕塑这个艺术装置,让这个艺术装置有了随时在变化;
上图背景形态或许我们可以解读是一个通道的入口,当人在里面做出不同的动作,它即充当起一个有层次有质感的背景,让这个场域的故事变得完整。而这些,都需要依靠使用者或体验者学识阅历等因素,产生对空间的不同的解读,演绎出不唯一的结果,让空间的故事多变且丰满。
体验设计的第三要素:综合性;描绘的是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知的综合体验,也是人的内心活动与外界空间环境刺激相结合的综合体验。
丨日本-心跳博物馆
当人步入一个空间时,出现在他眼前的是是冷冷的水,还是温热的光?听到的是砰砰的心跳声,还是阵阵如涛的风声?充斥鼻子里的是秋日的桂花香,还是撩人的玫瑰香?触碰到的是冰冷的钢,还是柔软的缎?
感官认知是无处不在的,当我们的第一感知被触动的时候,其他的感知也会随之变化。
由于每个人的体验感都不是唯一的,当一个人走进一个空间,成为了这个舞台的主角,会让整个空间鲜活起来,而情绪不断促进的过程中,脑海里会浮现出潜意识里的映像画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感共鸣。
体验空间第四要素,是无限的延展性;人在一个空间里的体验是有限的,但我们的记忆想象是无限的。譬如上面的这张图,装置的白与草地的绿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当人进入空间休息互动后,让整个画面完整了,更好表达了装置存在的意义。
而上面两张图,是一个装置的正面与侧面,无人参与时它是一个安静冷硬的钢板,一个缺乏生命的摆件;当人进入后,会发现其形状与人的躯干有所呼应,整个空间与人开展了对话,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丨日本-光之教堂
设计师在创造空间的时候,不单是在设计美观的形状,而是在设计人与形状发生的关系,我们要让体验者
丨日本-光之教堂
正面看它的墙面是一个十字镂空的状态,外面的自然光通过这个十字形状透进空间,把整个场所的精神表达出来,呈现了这座建筑存在的意义。
丨杨铭斌-寂靜的深度-自然的绘本
在互联网发展如此迅猛的当下,为何商业空间实体店为什么一直能生存?因为实体空间拥有在互联网购物不能感受到的体验感。未来,体验设计在商业空间的运用会越来越多,亲身去解客户所需,主动让不同的人参与空间的演绎,运用四感让空间变得更丰富,延展出人的无限想象。
就像我们去美术馆看展览,艺术家并不会明确告诉你作品想表达什么,而是希望你能与作品产生对话,能在过后产生一些共鸣和思考。在这一点上,体验设计师其实就是生活的艺术家,这并不局限于某一个专业领域,但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个设计的大趋势。希望在本次短短的3小时分享里,能够得到大家的共鸣,谢谢。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