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设计差距的思考

icon 2010-06-12 17:38:22
icon 0

摘要:6月1日,《L&D第三空间》主持人夏敏走进林开新的案例:《天度会》主题•酒庄•餐厅,分享设计的点点滴滴。

  主持人:一直做同样的类型设计,可能会形成一定的惯性和固有的思维。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您是否希望在空间里面有您的个人印记在,就是走进一个案例,人们就知道这是林开新设计的?

  林开新:我希望是没有这个印记,希望我的案例是千变万化的,跳出固有的感觉。在现阶段还做不到这样的成骨,但是希望随着时间,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积累,会有新的想法。

${显示图片5}

  主持人:经过十多年的设计,您觉得自己有形成自己的设计理念吗?

  林开新:应该说我的设计还是追求简约、质朴的感觉,追求自然,追求环境的原始感觉,不应该太多的去破坏它,要保留它本身的气质。

  主持人:在您这么多年的设计生涯当中,哪个案例是让您比较难忘的?

  林开新:刚开始做福州两岸咖啡旗舰店的项目,这个是我做商业空间的第一个项目,对我来说是最难忘的。沟通时间相当长,连续有几个月坐在咖啡店里面跟业主沟通,寻找灵感,这个项目当时还是比较成功的。

  主持人:您平常除了工作之外,剩下的时间做什么呢?

  林开新: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旅游的。

  主持人:一般会去到哪些城市?

  林开新:国内国外都会去旅游,以度假的心态去旅游,纯粹是为了放松心灵,体验生活。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去美国,看到他们的设计,就觉得我们不要做设计了,怎么做都做不过人家。

  主持人:这么悲观了?

  林开新:当时来说第一次感受到这么开阔的设计理念,非常震撼,各种文化的碰撞,非常激动。每一个东西都做到很精到,我们远远做不到这一块,所以比较悲观。但是回来以后,反而会更加激励自己,继续往前走,不断努力。

  主持人:您就会有悲观的这种想法,您觉得东西方设计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林开新:差距肯定有的,但是随着资讯的发达,以及东西方交流的增多,这种差距在慢慢缩小。我觉得目前国内本土的设计师的水平不会输给国际的大师,但是国际的大师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好的东西,有几个因素存在,一个是设计费因素,我们这次去日本考察了几个场所,他们设计费是200多亿日元,差不多十几亿人名币。有这么多设计费支撑,可以找不同专业的团队来共同来完成这个项目。国内的业主既出不了这个钱,也出不了这个时间。国外的设计师团队做一个案子需要的时间周期很长,但国内都是很短的时间要求把设计案例拿出来。还有就是设计师本身就有差别,教育有差别,业主之间的想法也有差别,他们会给设计师很大空间去自由发挥和创新。再一个是我们国内的一些配套功能做不到位,工艺水平有差距。

  主持人:其实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时间赶,做出来的效果不好,过不了几年又要重新做。

  林开新:其实这个就是跟目前我们提倡的“低碳环境”都是相违背的。真正一个好的场所,从开始就要考虑到它的经济投入,能维持多少年,要有前瞻性。

  主持人:您如何理解在室内设计的“低碳设计”概念呢?

  林开新:“低碳设计”,我觉得应该说从大的环境来说,刚才说受大环境的影响特别大的。国内设计师行业还不成熟,行业还是鱼龙混杂的。按国外来说,设计本身是一个奢侈品,这就要求做设计的人是要有品味和阅历的人,现在国内所有的不管学过还是没有学过设计专业的人,都可以来做设计,这样设计会变得很廉价,设计师也很廉价。

  主持人:设计其实是一种奢侈品,这个概念挺好。如何去理解?

  林开新:什么样的人需要设计师?追求美的生活,有品质生活的人才会请设计师。在国外,设计费是非常昂贵的,有的设计师占了整个项目造价的百分之五十,甚至更高,从这个角度来说,设计确实是奢侈品。而其次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创造出美的、有品味的空间,这也是一种享受,同样也体现出奢侈品的内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产品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