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堂屋
摘要:湘西地区位于沅江上游,境内多山,可称之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且多雨、湿润,西部山区盛产杉木,这些都对地区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湘西地区位于沅江上游,境内多山,可称之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且多雨、湿润,西部山区盛产杉木,这些都对地区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该地区为苗族、土家族及汉族杂居地区,长期以来,苗、土、汉族的生活方式与民居建筑形式相互融合,形成地区特色。
湘西城镇内多为庭院式民居生活,三合院、四合院皆有,采用二层楼,天井院狭小,外圈包以高过屋脊的封火墙,十分封闭,又称印子房。大部分为穿斗式排扇结构,外檐装修中采用了格扇门、格扇窗,与汉族建筑类似,但在外檐板壁上大量应用花格窗,多为正方形外框,有对称式的几何纹、万字、葵花等。总之城镇的民居受汉族的影响甚大。
${显示图片4}
农村的苗族民居多为平房,没有院落,公共起居间内放火塘,以火塘为中心,组织家庭生活,而隔出的卧室面积较小。后期苗居受汉居的影响,苗族堂屋前多退入两步架作外檐装饰,苗族原有席地而坐的习俗,故层高及家具高度较汉居为矮。湘西民居外观十分注意门口的装饰处理,在建筑造型上保留正脊两端翘起等古老的做法,增添了不少古朴柔美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