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标题文字1

陶瓷行业现状分析 各产区争奇斗艳

随着近年来广东和福建的陶瓷产业转移速度加快,陶瓷产业慢慢开始向周边省区扩展,它不仅转移到湖北,也转移到周边的江西、湖南、河南这些省份,紧邻湖北的省份实际上也布局了非常庞大的陶瓷产业,造成陶瓷产业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局面,大大小小的陶瓷厂区开始林立。另外从各地发展的数据来看,这些产区一直在不断地增加中,但是由于速度较快,政府和协会方面也难以掌握全面的情况。

中国的建筑陶瓷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广东、山东、华东、福建、四川、河北等几大陶瓷产区。从10年前的10多亿的产能到2010年的70多亿再到今年2012年的更为庞大的未知之数据公认的数字,中国陶瓷砖的年产量已达34亿平方米,占了全球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广东产区

产区状况&代表企业 更多>>

广东的陶瓷产业呈明显的产业集群分布形式,主要以佛山和潮州为代表,受其影响,其他地区的陶瓷产业呈迅猛发展的趋势。广东省建筑陶瓷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0%,约占全国的60%强,出口量约占全国的70%;卫生陶瓷产量约占全国的25%,出口量约占30%。陶瓷出口量呈30%以上的速度增长,广东省已逐步成为全球重要的陶瓷输出地,陶瓷产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广东佛山陶瓷扬帆海外新兴市场

广东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陶瓷科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经佛山检验检疫局出口的陶瓷产品共计25587批,同比增长13.23%;出口货值总金额7.05亿美元,同比增长23.25%。其中,卫生陶瓷出口货值总额为2422.37万美元,同比增长6.34%。 。

数据标题文字1
广东建筑陶瓷产业升级方案

广东作为中国现代建筑陶瓷的发源地,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和配套基地,建筑陶瓷出口占全国70%以上。早在几年前就确定陶瓷作为需要转型升级的优势传统产业,日前出台的方案则为全省的建陶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数据标题文字1

山东产区

产区状况&代表企业 更多>>

建材陶瓷是山东陶瓷产区的传统优势产业。2004年时,淄博的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已经发展到有100余家。当年生产釉面砖31000万平方米;墙地砖37600万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达到32400吨。淄博的建筑陶瓷生产企业,集中于淄川区杨寨镇和张店区南定镇,其中淄博建材工业园位于杨寨镇境内,拥有建陶企业180家,产品产量占全市60%以上,是中国长江以北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

山东陶瓷产业状况与发展规划

山东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陶瓷产区,淄博、临沂是山东陶瓷的集中代表。淄博位于山东中部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区位优势独特,南连泰山,北临黄河,东临海滨旅游城市青岛、烟台和威海,西接泉城济南。山东淄博陶瓷产区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大型、独具特色、综合型陶瓷生产基地。

数据标题文字1
山东陶瓷危局幕后调查

目前山东建陶业的困境来源于市场,主要是大部分中小企业恶性竞争,降价销售把市场做烂了。,根源在于,许多中小企业都没有成品仓库,不能保持一定数量的库存,大进大出,生产的成品稍多一点,就没地方放,为了正常生产,只好降价销售。而现在的成本在上涨,价格不升反降,这种恶性循环,行业不陷于困境那才是怪事

数据标题文字1

华东产区

产区状况&代表企业 更多>>

目前,以上海为中心,周边江浙为区域的华东企业,企业多以台资为主,产业规模不大,瓷砖产量只有1亿多平方米,规格尚不比福建晋江,但花色品种多,产品档次高,品质好,价格相对较高。此外,受上海本地生产成本高等因素,加之近几年上海城市整体规划的缘故,环保要求提高,土地成本增加,有些企业开始到外省市建厂设点。

华东三省陶瓷产业基地分析和盘点

华东建陶品牌一向以高端定位著称,企业大而少。与其它地区企业集中的模式不同,华东地区的企业少而分散,数量不多的企业分布在上海、浙江、江苏三省。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台资背景,以资金雄厚、设备先进、品质过硬、市场高端著称,是国内高端建陶产品的集中生产地。 。

数据标题文字1
华东陶瓷企业能否实现第二次发展

目前国内建筑陶瓷高档市场主要是诺贝尔、斯米克、冠军与亚细亚四大品牌把持,2006年四大品牌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诺贝尔市场份额约27%;斯米克市场份额约16%;、冠军市场份额约12%;亚细亚市场份额约8%;四大品牌所占市场份额在60%以上,品牌集中度远远高于中档市场。 。

数据标题文字1

福建产区

产区状况&代表企业 更多>>

福建也是重要的陶瓷产区,业内有广东人“造砖”,福建人“卖砖”一说。据了解,上半年福建省建筑陶瓷累计产值182.57亿元,比增21.9%;产量102195万平方米,比增10.2%。

福建过去是墙砖、地砖齐头并进,现在已转移到以仿石材感的外墙砖方向为主,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条道路。福建陶瓷企业多小厂、小窑、小压机。但选择了打特色牌,也有其独特的一方天地,在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和建筑卫生陶瓷方面,已形成了区域化和产业化优势。

福建陶瓷产业呼唤上游“龙头老大”

福建受地理、人才等条件的制约,缺少陶瓷产业发展基础,在21世纪以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完善,沿海地区一直缺乏有效的轨道交通,并且福建也几乎没有大型国有企业,缺乏大型的国有企业支持。但随着整个产业的发展,未来为陶瓷产业上游行业将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标题文字1
福建质监部门助当地陶瓷升级

这些年闽清陶瓷发展速度较快,也面临诸多考验。闽清县陶瓷产业存在“小而散”的组织结构和“小而低”的产业结构,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品牌理念淡薄,环境污染严重,国内外市场不稳定,资金短缺等种种弊端开始浮出水面。

数据标题文字1

四川产区

产区状况&代表企业 更多>>

四川夹江产区以红坯体特有的制造方法,曾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生产量,号称“西部瓷都”。   

四川产区的优势是能源、原材料丰富和劳动力低廉,虽然产区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不过,去年下半年以来,四川产区的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产区辐射面较窄.二是西南地区的运输也相对比较困难。三是四川的陶瓷企业规模还是较小,还形不成规模效应,相对成本比较高。但是,由于广东陶瓷企业的投资介入,“夹江陶”的形象大有提高,未来的前景光明。

四川陶瓷产区出现产销失衡现象

受淡季提前到来影响,导致川内夹江、丹棱、洪雅、威远、沙湾等多个陶瓷产区相继出现产销失衡的现象,部分产区甚至已经开始有企业出现陷入停线停产的危机之中。由于淡季瓷砖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从而造成资金周转不灵。目前企业也在通过各种手段展开融资渠道,借机帮助企度过当前淡季危机。

数据标题文字1
夹江产区部分陶瓷企业贴牌求生

近期,夹江一些陶瓷企业因为销售困难而被迫关停生产线,再加上夹江绝大多数厂家都面临着资金回笼困难、资金周转不畅。相当部分企业为贴牌公司提供代工服务,贴牌公司和厂家之间实行的基本上都是现金交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厂家的资金链压力。这种合作方式当然受到了厂家的欢迎。

数据标题文字1

江西产区

产区状况&代表企业 更多>>

江西产区原集中于高安,高安曾号称釉面砖王国。近年来,佛山陶企及江浙陶企受当地政府推动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纷纷投资江西。根据统计,在2011年,江西甚至增加了20家新投产的企业,涉及抛光砖、仿古砖、外墙砖、西瓦等多类产品。

目前已形成高安、景德镇、九江、萍乡等多个大型生产基地。随着上下游企业的跟进以及配套设施的完善,江西产区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视。有专家认为,全国各产区中最有可能替代佛山产区龙头老大位置的非江西产区莫属。

  • 代表企业:新中源
  • 代表企业:新明珠
高安陶瓷今年前两月产值同比大幅增长

近日,记者在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管委会采访时获悉,今年1至2月,高安陶瓷产业实现产值17.3亿元,同比增长72.5%;同比增长15. 2%,再创基地成立以来的新高。建筑陶瓷作为高安市的传统优势产业,遵循“做产业、成系统、可持续”的发展思路,严格按照省政府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高效益的“四高”要求,与萍乡的工业用瓷、景德镇的日用陶瓷错位发展。

数据标题文字1
物流瓶颈成“泛高安”陶瓷发展阻碍

高安陶瓷运输主要靠汽运,少部分靠火车。云贵川等省份已经成为江西产区的重点销区市场,但是因为汽运、火车运输发货周期长、产品损耗率大、成本高等原因,又使得这一大片销售市场一定程度上受到压制。作为目前高安铁路运输最大的企业,“北八道”多年垄断着所有陶瓷的铁路运输,不少企业反映因为独家运营导致服务态度差、产品损耗高等问题。

数据标题文字1

微博热议